線上查書

我要買書

我要賣書
台大店FB
台中店FB
高雄店FB
古本屋的女主人 張老師月刊 2007/12/04
 

cialis pillola gialla

generico cialis link
逛過舊書店嗎?如果你過去曾在光華商場、牯嶺街或公館一帶找過舊書、過期雜誌,對舊書店或許仍停留著這樣的印象:門口堆疊著雜誌、美女畫報,入內是滿坑滿谷的舊書籍,走起路來都有些呼吸困難,狹窄走道的盡頭坐著一個穿白汗衫、戴黑膠眼鏡的中年漢子,那人便是老闆。是的,舊書店的老闆多是男的,舊書與坐擁書城男人,似乎成了不變的定格畫面。

根據資深書人傅月庵的說法,台北舊書店在一九五○、六○曾風光一時,那時牯嶺街攏聚了近百家舊書店,過期漫畫、教科書、絕版舊書、線裝古籍、古玩字畫,應有盡有。
七○年代初期,為了整頓市容,牯嶺街的舊書攤幾乎全數遷移至八德路上的光華商場。攤子撤去了,牯嶺街便只剩下「松林」等七、八家擁有店面的舊書店。
中學時,我因編輯校刊,為了找資料、找照片,經常去光華商場翻閱過期雜誌。光華商場攤小路窄,加上地下室空氣不流通,假日裡人滿為患,不僅逛起來辛苦,更增添舊書店的陳腐氣味。
  沒有空調的時代,凝滯的空氣、老舊的書(與老男人),舊書店給人的印象,似乎不曾亮麗過。

若要說讓舊書店改頭換面、耳目一新的最大主因,也許正是女性加入了舊書店的職場。女人愛美、愛乾淨的特質,讓舊書店不再雜亂不堪;女人坐鎮店中,顧客臉上的笑容似乎也更多一些。

普羅的舊書天堂──茉莉二手書店

  一九八一年,茉莉創立於光華商場,原本的店名只是「光華商場地下室22號」,當時來自金門的蔡家剛到台灣,僅能靠著大哥和二哥微薄的收入為生。後來在光華商場經營舊書店的舅舅,建議蔡母接下隔壁歇業的舊書攤店面,一起經營生意。
初入行的二哥(也就是茉莉的老闆蔡謨利)當時還在7-11工作,由於身兼二職無法全心投入經營,舊書店生意也一直沒有起色。直到他決定辭去統一超商的工作,專心做起舊書的生意,並運用在便利超商所受的訓練,將書籍陳列得井然有序,店面亦整理得窗明几淨,才打造出一家與眾不同的舊書店。
由於蔡謨利白天需外出收書,顧店的工作便交給新婚的妻子戴莉珍。晚上蔡先生收書回來,妻子回家做飯照顧孩子,才將看店的工作轉手丈夫。而後來店名之所以取名「茉莉」,也是因為這對夫妻,一位叫蔡謨利,一位叫戴莉珍,取名字的中間字,結合諧音就成了「茉莉」,成就一樁夫唱婦隨的美事。
多年來,茉莉的生意一直平穩地經營著,後來因為家中的書籍庫存在光華商場3坪大的空間已不敷展售,於是在2002年的四月,他們決定在公館附近開了一家擁有更大空間、更舒服優雅的環境的二手書店來服務顧客,這就是茉莉二手書店的第一家分店,也是茉莉開始坐大,並步向連鎖的第一步。
在書店的經營上,茉莉除了打破了一般人對舊書店存有的髒亂印象,擁有乾淨雅致的裝潢,以及寬敞的空間外,夫妻更投入新的觀念,推出像新書店一樣的會員卡制度。

當我需要時,我就站在書架前,就會找到我的老師。
短短幾年茉莉二手書店已有四家分店,且各有特色。問書店的「大當家」戴莉珍為何能將茉莉經營得如此有聲有色?她笑說自己的貴人很多,而貴人多的原因,她倒是不諱言是因為自己善於接納別人的意見。
「經營舊書這一行,我是邊做邊學,很多客人懂得比我們多,客人往往就是我的老師。」戴莉珍熱情好勝、樂在工作的獅子座個性,加上女性特有的柔軟身段,使得茉莉很快就在舊書業中脫穎而出。

說起茉莉的與眾不同的特色,戴莉珍認為是書店在環保及公益活動上的努力。
「舊書本身就是一種資源回收、一種環保的工作,所以我們堅持不提供客人購物袋。」
此外,自二○○四年舉辦「寒冬送暖獻愛心」活動,將書籍回饋金捐贈予陽光基金會,茉莉便年年舉辦公益活動,這也成為該店的一大特色。
其實最早有關公益活動的構想也是一位常逛書店的大哥提供給我們的哩。「客人常是我們的良師益友,」除此之外,戴莉珍還說,經營舊書店最大的收獲便是體認到每本書都是老師的道理。她說前陣子想讀點管理書,翻到嚴長壽寫的《總裁獅子心》,裡面提到:「服務業的管理模式應是倒金字塔型,第一線是顧客,顧客便是我們的老闆。位於顧客之下,是為顧客服務的第一線員工,他們是真正代表公司為顧客提供服務的核心人員。」這番話讓她深有同感。她還略帶感性地說:「當我需要時,我就站在書架前,就會找到我的老師。」這就是讀書的好處。

附錄:
關於舊書店的相關書籍──
《蠹魚頭的舊書店地圖》/傅月庵著/遠流
《半世紀舊書回味》/李志銘/群學
《古本屋的女主人》/田中刊著/林皎碧譯 /遠流出版.
以上新聞資料僅為茉莉網站登錄之用,版權為各媒體所有,未徵求該媒體授權轉載前,請勿私自下載使用,謝謝。
Copyright©  茉莉二手書店   行動版|電腦版   All Rights Reserved.